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作文

高中优秀作文范文:高处与低处,教你作文更上一层楼!

时间:2023-07-12 17:21:30 小学作文 我要投稿

▣ 题型:话题作文 | 地区:全国 | 年级:高三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高处有高处的风景,低处有低处的景观。人生和社会亦有高处与低处。高处与低处并不矛盾,还可能相互转换……

请围绕“高处与低处”,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这次练笔,阿君必须要给大家夸一句:写得太好啦~

练笔的题目是“高处与低处”,思辨型的题目向来是作文题里的硬骨头,怎么把握主旨、怎么确定立意、怎么写得深刻,这些问题让思辨型作文题总是显得高贵冷艳。不过这次,大家的审题立意都很到位,很多小可爱都能写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而不是围绕着事例和概念打转。阿君给大家点个赞!

如果说这次有什么问题的话,那应该是存在“论据不足”的情况。其实,素材积累、论据充实向来是我们小纸条的优点,但碰到一些比较抽象的主题时便有些施展不开。这次便是如此,有些练笔通篇都在讲道理,虽然讲得很清楚,但缺乏扎实的论证,论述便显得主观且单薄。因为很多小纸条对素材的处理都比较简单,往往都是直接作为观点的佐证,于是在一些抽象的议题中,很多素材不适合直接拿来用了,于是便感觉束手束脚。

素材有很多种处理方法,可以直接拿来作论据,也可以用多个素材排列组合,通过对比和印证提炼出观点,还可以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挖掘,提炼事物的本质。此外“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的角度解读素材,也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就像“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有人读出自强不息的主观能动,有人品得润物无声的自然原理,而不同的人在同一对高低关系中品出不同的意味,又说明了高低其实并无统一的标准。同一则素材,竟能有不同的用法,可见,素材是死的,思想是活的,全看我们怎样运用。

优秀语句:加粗

超越高下,登临绝顶

文/肥兔子和鹿

杜甫诗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之巅的美景令人神往,千百年来,无数骚人墨客登临于此,只为一睹“众山小”的盛景。类似的呼声似乎都指引着我们向更高的地方前行,而我想说:唯有超越相对的高下,才能登临真正的绝顶。

低处障目的重山或许使人迷茫无措。我们不知道山的那一头会是什么,也不知道山路是否泥泞不堪,荆棘丛生。然而,身处低处的黑暗与痛楚,会迸发出强烈的向往高处光明的希望。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暗夜的磨砺激发潜在的巨大魄力,在苦难与挫折的洗礼下,锻造出坚韧的利剑,也因此所向披靡,无畏前行。

高处,山河俱小,一览无余。不论是世俗的金钱名利,还是理想的学术追求,都令人心驰神往。然而,山之巅常与险峻相伴,脚下稍有不慎,便将坠入万丈深渊。高处的鲜花与掌声并不给予我们放松享乐的理由。身处山巅,应担起更大的责任,应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伤仲永的故事为人唏嘘,山顶到谷底,见证了一代神童的陨落;和珅位居高官,却公权私谋,落得遗臭万年的贪官恶名。居高思危,慎言慎行。充分合理利用“高”提供的平台与资源,完善自我,帮助他人。

在天山山脉的北坡,山脚是一片茫茫的草场,水草丰茂、牛羊成群;而在云雾缭绕的山顶附近,却是常年积雪与荒滩乱石。自然告诉我们,高处的风景不一定美好,低处的景色也不见得糟糕,倘若用雨水和阳光悉心照料山底的那片土地,低处也可平坡宜人,鸟语花香。

不仅自然如此,在翻越人生之山时,生活的点点滴滴也诉说着高低的道理:每一座山的山顶都是另一座山的山脚。攻克平面几何的数学难关后,还有更高深的立体几何构造三维世界的奇思妙想;曾经以为体能极限的800米测试,不过是长跑路上的第一道坎。索福克勒斯笔下的俄狄浦斯虽猜中了斯芬克斯的谜语,加冕为王,但却不可避免地落入神谕的山底。一切似乎都在讲述:困囿于所谓的高低,只会迷失自我,只有超越相对的高下,才能登临真正的绝顶。

在高低的思索间,我不禁想到,作为即将步入象牙塔的高三学子,面对着最实际的专业院校抉择问题,我们是否也应秉持着“高低”的态度做出真正合适的选择?

超越高下,及人间烟火,摘百丈星辰。踏低地而起青云,观平原而生高山。

层次清晰,结构完整。文章围绕“辩证看待高与低”展开,呈现出“总-分-总”式结构。首段化用杜甫名句开章明义,接下来分别从低处与高处两个方面展开议论:言低处,低处黑暗激发人向上的热情;论高处,居高更应思危,恰当利用优势。紧接着,作者跳出狭隘视角,巧妙地以自然山景为例,生动论证“高与低不绝对,可互相转化”的观点,并引入生活中的高低辨析为证,最后收束于切身思考,掷地有声言明行动方向。

观点明确,论证有据。文章观点鲜明,先总起观点,随后“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分别对高低进行论述。论述中素材丰富,如作者论证“低处黑暗激发人向上”,化用《报任安书》名句,以大量历史案例佐证观点,展现了作者丰富的素材积累,也使论证充分有据、掷地有声。

言辞简洁,富有文采。作者语言简洁有力,思路清晰,论述详略得当。充分发挥了议论文理性优势,又不失文采。如倒数第三段提出论点“困囿于所谓的高低,只会迷失自我,只有超越相对的高下,才能登临真正的绝顶”,简洁精炼。

如果还希望继续提升文章水平,可以参考如下建议(崽崽加油冲刺满分哇):

文章的结尾可更加优化。在文章前部分,作者从容不迫论证分论点以证总论点,但篇幅过长,而末尾仓促结束,导致有些虎头蛇尾。在引入到切身思考时,可以深入展开,得出结论、表明立场,以响应前一段的总结,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优秀语句:加粗

寻找自我的天赋

文/名为沙丁鱼的猫

一个人所身处的境遇、所拥有的能力,是没有绝对的高低之分的。高与低,总是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而处在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之中。有的时候,一种优势随着事态的发展与时间的流变便有可能逐渐成为一种劣势;有的时候,一种劣势随着事态的发展与时间的流变也同样有可能成为一种优势。

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毕竟,优势并不是一种永不改变的确定的事物。优势的标准,实际上一直在伴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而发生改变。也就是说,这世上并不存在一种普世、永恒而不发生任何改变的优势与品质。能够适应环境改变的品质便成为优势,而不能够适应环境改变的则会成为劣势。

因此在许多时刻,我们或许不应当以大而化之的观点作出武断的认定,觉得这几种品质便必然是优势、那几种品质便必然是劣势。毕竟,每个人所身处的境遇、所面对的现实都是不尽相同的。在这种不尽相同的境遇与现实之中,我们实在很难想象竟然会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优势或劣势的存在。

现如今,人们总是习惯于借助对于优势与劣势的武断论述,而确定一种极为粗糙的进步主义观点。但是,这些观点其实在一开始便忽视了人类内在性格与外在环境的差异性。正所谓“此人之药,彼人之毒”,对于这一个人大有益处的优势,放在另外的一个人身上也许就成为了灾难与痛苦的源泉。

我们虽然不反对进步,甚至十分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在自己的天地之中获得很好的成长与发展。但是,即便如此,这种缺乏精细化分析的进步主义却依旧是有害无益的。因为,它强迫每一个人都必需按照完全相同的优势与劣势的标准来对于自己进行定义。

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就像你不能用相同标准来约束苹果与柠檬一般。苹果的优势是甜,而柠檬的优势是酸。我们所应当去做的,是鼓励苹果更甜、柠檬更酸,是鼓励每一个人都尽可能地发挥出自己内在的天赋。而绝不是以一个武断而缺乏思考的进步主义标准来衡量一切、品评一切。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与生俱来而不可磨灭的天赋,这是造化的赐予、上天的礼物。但是这种礼物与赐予,却需要我们辛勤的培养与开发才能够真正地显现出夺目的光辉。如果我们对于这些天赋的态度总是一向疏懒、一向困顿,那么我们便必然会将这种美好的礼物徒然浪费。

而我在前文所叙述的武断的进步主义,则阻止了人们在自己拥有才能的领域施展才能,并强迫人们忽视自己的天赋,而走向一条分明不属于自己的道路。

对于个人来说,这是在强人所难;对于世界来说,这则是在暴殄天物。也许,我们真的需要对于这种过分武断的优劣高低观作出改变,以使得每一个人都可以借助着自己的努力,而来到人生的高点。

文意切题,立意深刻。作者跳出了讨论“高低之分”的藩篱,将目光聚焦到评价“高低”的标准上,可谓“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而这高远的立意,帮作者写下一篇角度新颖、见解独到、思想深刻的文章,可见审题立意确实是作文的关键。

论证全面,思考深入。文章先提出讨论的核心问题,即高低的标准并非绝对,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随后作者联系现实,提到人们评判优劣势的武断和进步主义倾向,借苹果与柠檬的比喻对此作出批驳,紧接着引出文章的主旨,提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应寻找、把握、发挥出自己的天赋,而不被他人的武断评判而荒废。论证可谓相当全面。

语言流畅,说理明白。文章想表达的观点虽然很绕很晦涩,但作者的语言清新自然,说理明白晓畅,读来简单明了,并不觉诘屈聱牙,可见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相当出色。

如果还希望继续提升文章水平,可以参考如下建议(崽崽加油冲刺满分哇):

文章论证过于繁复,层次不够分明。本文基本全程在讲道理,虽然可见作者不凡的功力,但细究之下,也未免有些繁复冗杂。如开头三段,都是在论述“高低并不绝对”,其实是很简单的观点,作者却用了三段文字繁复论证,犹如原地打转;而后半程“苹果与柠檬”的例子,重又谈起前文已经论毕的问题。阿君以为,这个例子其实可以放到前面,起承上启下之效,上承“没有绝对的优劣标准”,下启“发挥自己的内在天赋”,在提出“高低并不绝对”后直接阐述“寻找自己的天赋”的主旨,随后再批评“武断论述”和“进步主义”的现象,前后相承,正反相衬,整个文章的条理会更加清晰。

文章缺乏扎实的事实论据。文章的说理确实透彻,但缺乏事实论据支撑,未免显得主观和单薄。古往今来,即使像马克思、毛泽东这些大家,在写文章时也会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以保证所阐述的观点扎实可靠。其实像提到“进步主义”时,便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科学主义”“西进运动”进行具体分析。这位小可爱笔力如此老到,相信这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昔谓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高下之分,不过相对而言。然而,小鲁者,东山也;小天下者,泰山也,孔子相比于高山可谓渺小无比,为何却独受世人称颂?可见,高尚的品德和学识,相比身登高处,更为人敬仰。正如太史公所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纸条君祝愿每位小可爱都能成为一名品德高尚的人!大家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在评论区告诉纸条君哦~

别忘了顺手给纸条君点个赞~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最新推荐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