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作文

思维导图的特点及应用原则

时间:2023-08-04 22:01:28 小学作文 我要投稿

(一)思维导图的特点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首先提出的,他将思维导图定义为:“依据大脑的放射性特点而发明的一种具有可视性、发散性特征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能够将抽象化的思维具体化,用图像化技巧清晰地表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思维导图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思维导图可以将知识点的焦点全部集中于中央图形之中,实现对某个知识板块的全方面覆盖;第二,思维导图将不同主题的主干当作导图的分支,由中央向四周不断发散;第三,思维导图的分支通过关键图形或线条上的关键词组合而成,一些相对次要的主题通过分支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些分支依附于更高的层次之中;第四,思维导图的不同分支结构形成了互相连接的结构点,所以整个图形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树状结构。

(二)思维导图与小学作文教学的联系

思维导图的上述特征非常符合小学作文的整体教学工作。作文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主要涉及了理解分析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文笔表达能力以及逻辑结构整理能力。

每一种能力所面向的文章写作过程中的具体任务是不同的,理解分析能力侧重于指导学生对整个作文的主题进行理解和总结,特别是在遇到一些材料性作文的时候,学生更需要运用理解分析能力来确定材料的中心思想并以此明确最终的文章主题;语言组织能力侧重于对整个文章写作主体的安排,华丽的词藻和流畅的表达是决定一篇文章是否优质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而这就涉及了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考查。

对其他两项能力的分析思路与此类似,本文便不再赘述。这四项能力分别表示四个不同的方面,虽然共同服务于文章写作这一主体,但是彼此之间的联系性并不非常直接。这一表现形式非常符合思维导图的基本特征,思维导图能够将与一个核心概念相关的所有子概念进行有效联系,每一个子概念都可以进行进一步地详细划分与拆解,以更完整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终组成了一个有着极强的逻辑性且内容非常详细的指导图。因此,思维导图的应用特征符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基本需要和实际状况。

(三)思维导图的应用原则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主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立足教材。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师应当参照具体的教学目标设置思维导图的主体结构。所以,从这一角度而言,教学目标的设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思维导图的主体结构。因此,若想实现思维导图对作文教学的辅助作用并将自身效能发挥到最大,立足基本的教学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是根本性保障。

第二,合理布局。合理布局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合理规划整个思维导图,确保整个图形主次分明,突出作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而指导学生对知识点形成全面理解,辅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的内容。

第三,有效概括。思维导图有着非常明显的概括性特征,在图形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的表现仅仅通过简短的关键词或短语表示,因此,在应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有效概括这一原则,准确把握文章写作方法的核心和精简程度。#思维导图#

最新推荐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