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作文

一篇文章教你如何写作文

时间:2023-07-26 22:29:01 小学作文 我要投稿

憋了好几天今天终于开始下笔写了,老何你就将就着看吧,我觉得我能开始已经很不错了。自己想的时候废话一堆,开始写的时候难比登天,我要是写的不好麻烦给我讲一声我再改改(当然等我不犯懒的时候)。

正文开始

首先先明白作文是什么,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作文实际上是语言的结晶,或者说是语言这棵树上结的果子。作文就是用特定形式的语言对一个话题进行有头有尾的描述。

所以作文的重点就是语言,和有头有尾,或者说是有条理。而语言是什么,语言就是思想的外在表现。是一个人脑活动的载体。人通过语言,通过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将封闭在头盖骨中一团软绵绵的组织中所产生的思想交给另外一个人。然后再通过对方发送过来的语言了解对方的思想。

所以作文的底层逻辑是思想,写作文的人必须对对应的话题有看法,才能从自己的思想中抽出一些语言来组成作文。

本文的讲述了文章的三大要点(我认为的):思想、逻辑、语言。

写到这里突然发现自己对思想的定义很模糊,将就看吧,我到时候研究一下再改改

所以重点是思想,大脑中必须有东西才能写出作文,或者其他的东西,文案、报告、短讯。

如果你在纠结自己写不好作文,觉得自己的文章里面没有金句,拿不了高分,或者自己写的文案里面没有东西,你自己读着很高大上但是别人看起来就没东西。然后你又不知道怎么改,打算去背各种网络金句,然后你发现这些句子根本没有用处,即使加在你的文章里也有抹除不掉的突兀感,最后还获得一个屎盆子镶金边的评价。

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逻辑错了,写文章最开始的思路都不对,一个文章之所以被人称颂是因为文章自身包含的作者的思想。金句是需要按照文章的行文逻辑加进去才能为文章增色。徒然背金句是没有用的,文章没有逻辑,再经典的句子加进去都只是屎盆子镶金边。

金句之所以成为金句,不是这一句话有多经典,而是这句话放在原作者的书中、原作者的文章中是非常应景的。这个句子承接作者的上下文,并且将作者的思想在这一刻进行升华,然后成为这篇文章的最高点。

或者说这句话之所以闪光,完全就是因为原作者的作品就是用金子造的,然后这句话是这块金子中最闪耀的点。这句话一旦脱离了这个语言环境,失去了上下文的结构,你就算能够把这个闪光点抓住,加到自己的文章里面,也不会出现和原作一样的效果。

好了我又扯出了第二个概念,就是文章的逻辑。

实际上逻辑这种东西是产生在思想之上的,只有大脑有思想,才会产出条理清晰的东西。假如大脑都是一团浆糊,你怎么能指望一团浆糊生产出一碗面条呢?浆糊只能产生更多的浆糊出来。

我觉得我会越说越多

所以绕来绕去还是回到了原点,思想,那么一个人的思想是怎样诞生的。我直接按照中国的教学历程开始讲,这里只讲作文这一个点。

首先是小学,实际上我看很多家长在把小学的孩子送去如何学写作文。真的小学根本不用学,小学的小朋友只需要知道怎样讲就可以了。小学的文章不需要思想也不需要逻辑,这个时候只是在讲求说。家长有空把小孩往写作班里送,不如多鼓励孩子说话,让孩子能够把他那个稚嫩的小脑袋里面的话全部说出来,帮助孩子锻炼勇气,让他能够勇敢的说出来,这就可以了。小学学的就是这个,甚至连逻辑都不求,只要说清楚谁在哪干啥就可以了,然后句子多加些形容词,这个文章就可以在同龄小朋友里面无敌了。

其次是初中,我认为初中是一个学习如何组织语言的时间段。这个时候语文的学习实际上基本上没有什么特别深的东西,主要就是学习如何有条理的说话,这个时候的小朋友还没有产生一种叫做思想的东西。但是这个时候他们会去模仿周围大人的行为,包括大人的思想。

所以初中也是三观成型的重要时间,如果这个时间接受了太多互联网上的东西,幼小的三观还未定型就收到冲击,就很不利于后来高中的思想成型。这个倒不是说互联网上都是坏的,就是不要再初中给小孩看到太多的世界,他接受太多的信息,看到太多的东西,孩子太小是无法承受的。这个相当于说强行给孩子把思想拔高,让幼苗强行成熟,孩子还没来得及成长就成熟,那么必然有后患。现在孩子抑郁症很多也有这个原因在里面(当然只是我看法),他看到太多这个世界的纸醉金迷,然后再回到现实世界里面,他就不会再去感受到现实世界的美好,只会看到现实世界的负面,所以他会承受不住。

扯远了接着说作文,三观在出现但未定型,思想的萌芽会很折磨他们,所以青春期都不太好过。这个时候的人思想处于一种激烈冲突的状态,一边是还未改变的幼儿三观,一边是已经出现的成年人思想萌芽,这二者是在激烈碰撞的。

这种思想的萌芽会让人开始产生疑惑,开始思考,而这个时候学校也正好再教怎么组织语言,我觉得这个教学大纲还是设计的很好的。我初中的时候,中考时期的作文,要求都不是有什么内容,只要行文华美,辞藻华丽,中考老师也是愿意给高分的。所以初中的作文,只有逻辑通顺,辞藻华丽就可以。而且初中作文基本上都已一个套路,顺着这个套路把话说清楚就OK 。

接着是高中,这个时候思想有了一段时间的成长,未长成但是有了样子了已经。所以学校的教学就开始引导这个时候的学生进行思考,高中作文的题材开始丰富多变,学校也会将一些社会题材的内容拿给学生让学生写作。这个时候的选拔已经开始看中学生的思想,高考的作文考题也是,不在仅限于华丽的辞藻,有想法才可以在高考中拿到高分。不过我觉得这个要求对于高中生还是有点难度,因为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准时产生自己的思想,所以高考作文有模板也情有可原。

最后是大学乃至工作之后,这个时期的思想已经完全定型,乃至于开始成熟,看待问题的角度开始更加全面,思想的成熟带来行文的成熟。一个成年人看世界的角度必然和孩子不一样,这个时候的文章开始讲求完整的叙事,以及文章自身的广度和深度。

那么这里来讲一下什么事文章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方便后期的写作。

广度,我认为可以片面的理解为作者对于给定题目的看法,也就是作者站的角度是不是可以看完这个问题的全貌。就拿老年人倒地没人敢扶这个问题来说。你可以看看你是从指责路过的人不善良、这个社会没有人情味开始说,还是从思考为何扶人却反被诬陷被判刑以及为什么污蔑者没有得到惩罚,最后导致这种人人自危的角度开始说。

这两个想法就是一个看表面,一个看内里,后一个角度就可以被称为有广度,因为他看问题很全面,不是只看结果,而是有意识到这个果是因为什么因导致的最后去思考因。

深度就更简单,有没有从一些简单的问题中进行思考,最后得出一个更加简短精炼的道理。还是举个例子,看到路边的小商贩被城管驱逐。你是从城管的执法问题去思考,或者从小贩自身行为造成的恶劣后果,比如说乱丢垃圾食品安全等问题去看。还是说是从为什么这个小贩会在这里,是不是这个社会没给他机会,导致他根本没有办法通过一些其他渠道获得生存资本开始看。

然后问题又回去了,深度也是,你是看结果,还是顺着这个果去找到了因,然后对这个因进行思考。

实际上我觉得思想这个东西,实际上并不需要进行学习或者什么,一个人跌打滚爬的活到三四十岁,他必然会有思想的产生,学校的选拔也没有过分的强调思想。而且思想这个东西实际上培养起来很困难,天赋简直重要过了后天培养。因为没有这个天赋,没有从小开始就异于常人的智慧,后天培养也只能说是高于平常人一点点。但是有了这种天赋,这个思想诞生的起点就要远高于常人,他看问题的角度,看问题的方式,都要比这个世界上的绝大部分人要全面和深刻。

所以学校教育就是让人学会说话,不求学生有多么高深的思想,只求学生能把话写到一起去。所以我当年有个老师才会在课堂上对我们说,人只有到了高中,才会写文章。因为只有到了高中,学生有了那一点思想,才能用一条通顺的逻辑将所有的语言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文章。

思想这个东西顺其自然,当然也有一些培养方法,但是时间很长,需要十几年的培养。我知道的方法就是慢慢的看书,从简单的书开始看,然后用上个七八年,开始看一些很深奥的东西,并且生活也不能太一帆风顺,必须要有一定的苦难出现,苦难折磨下,人才会领悟一些之前不能懂的道理。并且在这种折磨中,他还得看书,不停的看书,什么书都可以看一点,小说史记传记,啥都看。但是必须得有一点很沉痛的东西加进去,本人推荐《20世纪中国在编图史》,本人看完之后心有余悸了很久。这个有上下两本,反正最后是书没读完,人先儍了。

然后这一套流程下来,至少需要十几年,那么这个人在大学没毕业,或者刚毕业的时候,他的思想就已经很成熟了,就是这个方法有点折磨人,但是后面带给这个人的会远超他所承受的。

然后就是语言,语言实际上要比思想要好培养的多,,本篇文章的重点也是放在语言的培养方法上,思想就随他去吧,只要不长歪,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的。

我看现在互联网上很多方法就是背金句、看诗词博主分享诗词,然后看一些博主推荐的书啥的。实际上,真的实际上,这些方法根本就没用。为啥金句没用上面已经说了,文章没逻辑再美的句子加上去都是屎盆子镶金边。这个句子它根本接不住上下文的逻辑。

语言的逻辑还是能够培养出来的,逻辑是什么,是有条理的对一件事情从头到尾完整的讲述完毕。并且这个讲述的过程是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进行的,讲出来的故事也应该是有个完整的结构。

如果把一个故事比喻成一个人,讲故事的顺序也应该是从头开始,然后是脖子肩膀胸腔肚子,然后是腿和脚,这样出来是一个完整的人,这个从头到脚的顺序就是逻辑。总不能一个故事正讲着头,然后突然跳到了肚子,然后又跳到了脚,这个就叫颠三倒四。

所以下笔之前就要想清楚,这个故事的发展顺序是什么,头在哪腰在哪脚在哪。然后按照这个已经想好的头腰脚关系去写,可能还是会写不好,但是至少不会出现头后面跟个屁股的情况。

个人建议在想顺序的时候,可以先打个草稿。我当时学写文章的时候,那个老师就一直给我们讲要打草稿要打草稿,但是他根本没说草稿打啥。我真的服了,老师你真的想明白了你自己在给学生教啥吗????

然后我也是到了大学之后才学会怎么在写作的时候打草稿,就是写个小顺序出来,然后按着这个顺序写就完事了,明明一句话的事情让我自己领悟了六七年才想明白。

说穿了逻辑就是说清楚话的能力。

讲完了语言的逻辑,就是语言本身。用词的华丽是可以遮挡一点逻辑不通的。但是逻辑要是太不通多美的词也没用。

好了不扯逻辑了,直接说用词怎么培养。

说实话用词是文章三大要点里面最好培养的一个。首先,每个语种都是以单词为基石的,无论是哪种语言,不背单词这门语言是学不下去的。汉语如此,英语也是如此。足够庞大的单词储备能够让一个人更加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在这里差一点,本人实际上很反对小孩子接触到网络用语,想写好文章的人最好也摆脱对于网络用语的使用,这样才能扩大自身的词汇储备量。

为啥呢,因为网络用语实在是太好用了,你的一切心情都可以用网络用语表达出来,就那么几个词,含义广的要命,而且对方还能准确的知道你在说啥。久而久之,你就只剩下那几个网络词汇了,说啥就都是那几个词,其他就没东西了,那么你的词汇量就卡在那几个词上了。

而拒绝网络用语,你需要用更多的、更丰富、更长的句子和单词才能准确概述你的心情和思想,那么这样下来,词汇量会越积攒越多的,那么你的语言能力就上去了。

然后就是如何积累词汇,一种是摘抄句子,一种是看书。这个词汇的积累是可以速成的,不像是思想,只要开始培养就得十年起步。我的建议就是看不同类型的书,比如你平常喜欢看小说,那你得换个口味去看看史记,然后你喜欢看传记,那你换个口味去看新闻。或者长期看中文小说的,换个口味去读读外国小说,看看外国名著之类的。

这种体裁的转变主要是去体会不同类型的作者是如何用词的。不同类型的书,他涵盖的范围不一样,看上个一两本总能出现新的词汇,然后你在作者的语境下去体会新的词汇都是些什么意思,这样对理解能力也有帮助。

而照抄句子,这个时候就可以出动各类金句了,互联网上这种推荐句子的博主很多,积累词汇就靠他们了。

好了我说完了,累死我了,等我想起来有啥补充的就把这篇文章扩充成一个系列。

我本来以为我能说很多的,结果就不到五千字了事。

最新推荐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