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中考作文素材难找?王帅老师教你用课文打败中考!

时间:2023-07-15 00:52:18 一年级作文 我要投稿

2022中考,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某地一家饭店承诺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免费晚餐,求助者只需进店告诉店员点“套餐A”,找地方坐下,店员就会端上一大碗热乎乎的牛肉面。求助者吃完直接离开,不用付费。

“套餐A”是一个有温度的代号。它的暖心之处在于:店家平等地对待求助者,让他们感到自己与其他顾客没有差别,顾及了求助者的颜面,呵护了他们的尊严,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或许还能为他们带来希望和力量。

呵护他人的尊严,可以点亮生命之光,让社会更温暖。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自己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命题创新,跳出窠臼

今年的中考作文很有新意,十分难得地不再是重复过去的“成功学”鸡汤了,题意指向的主题颇有人文关怀,让人眼前一亮。

不过,对于不少同学而言,恐怕就是十足的“眼前一黑”了!毕竟写了这么久的“成功学”鸡汤文,突然之间变换主题,肯定不适应,而且平常积累的素材似乎也不那么好套用了。

题意解读,难点剖析

一、概念要素

1、呵护他人的尊严

对于这一点的理解,我们需要将问题拆解到更细的颗粒度上。

(1)何谓“尊严”?——所谓“尊严”,在这里没有特殊含义,就是其本意,是指一个人的人格尊严、自尊心等。

(2)“他人”指谁?——既然其尊严需要呵护,那这个“他人”当指尊严可能受到打击者,他可能陷入了困境,可能受到了侮辱,可能遭受了歧视,可能……

(3)谁来“呵护”?——这里的行为主体没有限定,既可以是记叙文里的“我”,也可以是议论文里相对于“他人”的某个人,当然也可以引申至“我们”“社会”。

(4)如何“呵护”?——“呵护”当是小心的,“呵护”当是温柔的,“呵护”当是委婉的,“呵护”当是顾及对方感受的;“呵护”不是自以为是的保护,“呵护”不是不顾对方感受的自我感动,“呵护”不是正义感爆棚带来的二次伤害……

2、点亮他人的生命之光

这里的“点亮他人生命之光”,因为目前网传题目的材料并不完整,暂时不好界定。这里姑就字面意思解读,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重燃斗志”“重拾自信”“重获新生”等。

(更多的分析且留到拿到完整版题目之后。)

二、事理逻辑

可以从“为什么”的角度入手,探究“呵护他人尊严能点亮他人生命之光”的原因;也可以从“怎么做”的角度入手,探究“呵护他人尊严”的过程和方法。

1、为什么?

呵护他人尊严,会给他人带来温暖、感动、关怀、激励等,使其重燃斗志、重拾自信、拥抱生活等;

呵护他人尊严,能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让更多的人能够自在生存、自由生活、安心成长;

呵护他人尊严,既是对他人的帮助,也是给自己的托底,传递善意,人人受益。

……

2、怎么做?

呵护他人尊严要注意方式方法,我们应当小心、温柔、委婉的帮助他人,顾及对方的感受;

呵护他人尊严不能自以为是、冲动行事,要从他人立场出发,避免给人带来二次伤害。

呵护他人尊严需要我们拥有同情心,调动同理心;

呵护他人尊严需要我们每个人行动起来,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支撑思路

呵护他人尊严的前提条件——他人尊严(可能)受到伤害

呵护他人尊严的过程方法

呵护他人尊严的价值意义(也可放在议论分析里详加论证)

呵护他人尊严的后续结果——点亮他人的生命之光

素材难找?课本就有

很多同学会觉得这篇作文的素材难找,然而,这并不是因为你积累的素材不够多,只是因为你对素材的挖掘不够深。其实,我们的课本里就有足够的素材来帮助我们支撑本文。今天的下水作文,就是用课本里的素材所写就。

素材(一)

史铁生——出自部编版语文课本七(上)第二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

素材(二)

黔敖——出自部编版语文课本九(下)第三单元第9课《鱼我所欲也》

陈寔——出自课外积累

下水作文,抛砖引玉

呵护他人尊严,点亮生命之光

王帅老师

人的自尊心是一种十分奇怪的事物,有人的自尊是卑怯躲闪的逃避,有人的自尊却表现为咄咄逼人的倔强;有人的自尊强大而无畏,有人的自尊脆弱而易碎……但无论是哪一种自尊,最怕的都是受到伤害,即便是那看起来强大无畏的。而既然人人都有自尊心,那么,学会呵护他人的自尊,就变得十分有必要了。

人心如草木,谁又会不向往和煦温柔的阳光呢?因为,只有尊严受到呵护,生命之光才易被点亮。

史铁生曾在《秋天的怀念》一文里讲过几个细节。那时,他的双腿瘫痪,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常常无缘无故地摔砸东西。这时,他的母亲就会悄悄地躲出去,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他的动静。等一切恢复沉寂后,她才悄悄地回来。还有一次,母亲想带他去看北海的菊花散散心,在回忆过去的谈话中,母亲对“跑”和“踩”一类的字眼,比他还敏感。史铁生的母亲之所以如此,归根结底是在顾及孩子的尊严——对于孩子的痛苦,她始终小心翼翼地抚慰。史铁生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但我想,更伟大的是她的妈妈——正是她那躲开的爱、沉默的爱、温柔的爱,让史铁生的尊严获得维护、心灵受到安抚、痛苦得到消解;正是她无言的在乎、默默的开导,帮助史铁生的心变得坚强起来,最终渡过苦痛岁月,重新拥抱生活,乃至于重燃写作热情。

当然,太过灼热的善意,有时反而会灼伤他人的自尊。呵护他人的自尊心,也需要讲求方式方法。

一个人行善举、做善事,不单要有一颗同情心,更要有一颗同理心。“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孟子的话讲述的就是这一道理。其实,饿者之蒙袂,本就出于强烈之自尊,但黔敖却视而不见,难怪乎他的“善举”会遭到坚决的拒绝了。相比之下,陈寔的做法就委婉周全得多。面对入室行窃的小偷,陈寔没有大肆声张、捉拿缉捕,反而借训谕家中晚辈之机,指出梁上君子本性非坏,告诫其改过自勉,既维护了其人自尊,也引其走上了正道。

对比黔敖与陈寔的做法,我们不难看出,后者更加注意维护他人尊严,因而他的告诫不至于激起对方的逆反之心,也更容易被对方虚心接纳,最终使其心有触动,改邪归正。陈寔的一番话点醒了小偷,也点亮了他的生命之光。

其实,学会呵护他人尊严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领悟,只要心怀一丝善意,学会换位思考,顾及他人感受,任何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它只需要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举动,甚至根本无需多言。而如果人人都能如此,那么,世间必会多出无数盏亮灯,黑夜也会亮如白昼。

最新推荐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