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1977年高考优秀作文,登上《人民日报》,作者来自广东潮安

时间:2023-07-14 16:04:58 一年级作文 我要投稿

原标题:1977年高考优秀作文,登上《人民日报》,作者来自广东潮安

  许多中国人对于高考作文的认识,是从1978年一篇刊登在《人民日报》的优秀高考作文开始的。这篇文章题为《大治之年气象新》,作者是当年来自广东潮安的考生、如今中国知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

▲陈平原▲1978年4月7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陈平原的高考作文

  参与高考前,陈平原在山村学校当民办教师,教初中语文。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他才知道恢复高考的消息。“一开始半信半疑,犹豫了几天,才全力以赴。考虑到数学多年没用,差不多忘了,于是我集中精力复习。至于语文,靠的是平日积累,这一门我可以直接走进考场,不用准备。”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

通知书送到时,陈平原正要上课。“一看信封上‘中山大学’字样,不用拆,我当即明白是怎么回事。我还是照样上课,不过那节课讲得有点乱。”下课回家,陈平原这才仔细阅读这薄薄一纸通知书。他感慨,“从今以后,我的命运我做主。”

▲陈平原(左二)、吴承学(左一)大学期间与同学的合影。(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吴承学,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那一年高考,不仅改变了陈平原的命运,也让他有机会成为某种意义上的“代表”。那年,《人民日报》选登了三篇高考作文,陈平原的作文《大治之年气象新》便是其中之一。这篇作文见报时,陈平原已是中山大学的学生,天之骄子,“当时戴着校徽上街,总有人投来羡慕的目光”。不过,陈平原认为,《人民日报》刊登高考作文,是表达一种姿态,鼓励年轻人都来参加高考。

  对于这篇被全国上下炒得沸沸扬扬的“高考范例作文”,陈平原如今已不愿意多谈。不过,这篇优秀高考作文对陈平原一生影响之大,从他早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偶然透露的言语中大可窥见。他曾经谈道:“这是一篇并不出色但影响很大,乃至改变了我整个命运的短文。重读当年的高考作文,颇有无地自容的感觉;可我还是珍藏当初得悉作文发表在《人民日报》时的那份惊喜、惊愕,以及平静下来后的沉思。那是我治学生涯中迈出的关键性的第一步。”“父老乡亲夸我的高考作文写得好,似乎我一辈子就会写高考作文。大概,无论我如何努力,这辈子很难出比‘高考作文’更有影响、更能让父老乡亲激赏的文章来了。”

▲陈平原(第二行,左起一)

  陈平原人物经历

  陈平原,男,汉族,1954年生于广东潮州。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讲座教授、北大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

1954年,生于广东潮州。

  1982年1月,于中山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

  1984年6月,于中山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

  1987年6月,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

  1990-199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

  1991年起,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研究集刊《学人》和文学研究集刊《文学史》。

  1991年1月-1991年5月,在香港中文大学从事研究。

   1993-1994年,作为日本学术振兴会访问学人,在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从事研究。

  1994年至今,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1997年3月-1997年7月,应美中学术交流基金会之邀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研究 。

  1999年至今,任北京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2008年至2012年,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系主任。

   2013年5月24日、27日,做客香港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栏目。

  2015年2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1年9月,暨南大学聘任为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

天下潮商综合编辑

主要来源:中山大学档案馆等 、羊城晚报、人民数据库资料、百度等

【编者声明】本公众号部分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编者收集整理,旨在与大家分享学习。如您认为某些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核实后将采取相应措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最新推荐

平台注册入口